請利用意見回應功能提出問題,或用 flourho@yahoo.com.tw 信箱與我聯絡。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東海大樓

台中市中區中正路與自由路口的原址,在日治時期到台灣光復後期間是屬於氣象測候所的用地,1954年改建成四層樓高的商業大樓,由謝碧榮建築師所設計。當時我正要就讀小學,也跟著父親到工地監工,看工人如何攪拌混泥土建造房屋。

這棟商業大樓在自由路的右側凹處內部是同建造的「東海戲院」剛好與對街老的「成功戲院」﹝1969年改建為遠東百貨公司﹞遙遙相望,也因為有東海戲院當成地標,所以將這棟商業大樓命名為「東海大樓」,這是當時台中市最新、最完整、最高層、最美觀的第一座商業大樓。

東海戲院是台中市第一家有中央空調冷氣設備的電影院,冷氣機流出大量的冷卻用水排到大樓前的水溝裡面,我們都到排水溝裡面去玩水。當時我們在樓上的住家還是採用日本式榻榻米的臥房,與地面架高用拉門隔間,裝潢則是用檜木板精工雕刻山水人物圖樣。廁所進步到蹲式的抽水沖洗設備,一樓地底有化糞池,然而屋內的燃料系統並沒有天然瓦斯,所以還是使用煤炭及木炭做為鍋和爐的能源,從前市區的家家戶戶都有煙囪冒出黑煙,如今很難想像那種景況。

台中市剛開始有計程車出現取代三輪車作為交通工具時,起跳價格為新台幣四元,而搭公車的票價是新台幣一元,因此大家都會四人同乘一部計程車,與搭公車同價更方便。好玩的是市區很小,搭計程車出入很少會超過跳表範圍,而且只要告訴司機說去東海大樓就知道地方了。

DSC_0094

原來的東海戲院改建成大樓。

東海大樓

1954年到1960年之間的東海大樓,繁榮時期這裡曾經是全台灣省地價最高的「地王」。

DSC_0092

2012年的東海大樓。長期以來各家業主自行改裝店面及外觀,政府也沒有保護市容的計劃與規定,所以到處都形成這麼沒有協調缺乏美感的街道景觀,想要振興中區商圈,必須先從改造環境整頓市容做起。

4 則留言:

  1. "因此大家都會四人同乘一部計程車,與搭公車同價更方便。"這是真的嗎???那個時代就有Carpool了???真是先進的觀念!!!
    台中中區應該發展像歐洲的運輸系統,精緻的商業文化才有機會。

    回覆刪除
  2. 我印象中觀賞的第一部電影是1983年在東海戲院撥放的日本片"新里見八犬傳",當時電影海報還是由老師傅手繪,在戲院旁的巷子常會看到他們就著大塊的木板沾顏料畫圖,小時候不懂事老覺得跟戲院門口張貼的原版海報有相當大的差異,有的還會鬥雞眼;結果現在想看都看不到了。東海戲院也是我國小同學家,小時候曾趁無人時到放映室嬉戲,在緊急通知的刻板上鬼畫符投影到客人正在播放的電影銀幕旁,被同學的奶奶怒罵追趕。其實店裡週邊都是同學家,皮鞋店,西服店,運動用品…等,家裡都做生意,小鬼們放學後無所事事都在這方圓50公尺內串門子調皮搗蛋。

    回覆刪除
  3. 1980年代的地王就是出現在這裡,那個時候應該是麥思多麵包店吧?

    回覆刪除
  4. 我最喜歡吃東海戲院內的滷味 特別是魯米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