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有一些朋友為了台中市的古老樹木保護問題與市政府爭論不休的時候,在興安路北屯兒童公園對面,有一個珍貴老樹與新建大樓彼此互相妥協的良好案例出現。據鄉土文化工作者黃慶聲先生表示,當初這個建案在規劃設計初期,他也曾經與業主討論過如何兩全其美的辦法。
新建大樓將建築物從馬路退縮一段很大的距離,大樓前寬闊的廣場反而更顯現出建築物的高貴價值感,隔壁路口的積善樓古蹟和地面上的幾棵台中市珍貴老樹,有如附屬於這棟大樓的景觀之一,有棵老樹的枝葉茂盛,延伸到建築基地的上方,如果是在別地的建築工程,一定是老早就把侵犯領空的樹木砍掉,但是這個建案卻巧妙的讓出空間,將老樹納入新大樓的景觀之中,反而讓路過的行人羨慕起能夠居住在這裡的人們。
中國大陸有個「六尺巷」的故事,敘述二個人家為相鄰的地界圍牆鬧得很不愉快,後來在智者的解說下化干戈為玉帛,二家各退讓三尺成為六尺巷,大家和睦相處傳為美談。我們台中地區也有這樣的實例,應該在建築完工之後廣為宣傳請人前來參觀。
積善樓古蹟隔壁正在進行20層樓高的新建築工程。
大樓建築模型,可以看出積善樓及廣場的相對位置。
珍貴老樹佔有建築基地上方很大的空間,被巧妙的保留下來,成為渾然天成的庭園建築景觀。
工地有圍牆擋住,無法看到更完整的面相。
二位建築工人在對面公園吃早餐準備上工,我前往請教工地的吊塔起重機是如何升高的?他們解釋這裡用的吊塔起重機設計與他處不同,基座塔位於下方,隨著樓層的完工用千斤頂升高,將基座塔置於新的樓層上,再加入要升高的鋼構部分,原來如此,難怪在頂端看不到千斤頂的部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