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利用意見回應功能提出問題,或用 flourho@yahoo.com.tw 信箱與我聯絡。

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台中市長公館

台中市長公館位於台中市北區雙十路一段125號,為兩層樓之和洋風巴洛克式建築,融合和式與西洋風格,兼具古典與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物,格局方正典雅,受到當時西方風行的藝術裝飾風格影響,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強烈,崇尚簡明的幾何裝飾與水平、垂直的造型,強調室內光線自然充足,機能清楚的舒適住宅。二樓陽台古典柱列、裝飾型欄杆、連續性裝飾外牆,以及後側窗檯的日式作法,搭配現代風格之外觀,使得整體呈現折衷的建築風格。

台中市長公館於2002年公告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是全國第三個掛牌的歷史建物,也是台中市保存情況最完整的日治時期洋房宅院建築。

市長公館建於1929年﹝日治昭和四年﹞,舊稱宮原氏別墅,為日籍眼科醫師宮原武熊所興建之別墅住宅,宮原醫師為留德眼科博士,曾任台中州協議員,並與台籍精英共組東亞共榮協會,活躍於政界。台灣光復後,日人遣返回國,由台中市政府接收做為市長官邸使用。據史料記載,國民政府時代政治人物陳果夫及首任民選市長楊基先至第十任市長張子源皆居住與此,但之後歷任市長未再使用,成為閒置空間,至胡志強市長上任後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將台中市長公館移作藝文展演空間。

2003年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進行宮原武熊住宅為主的歷史建物修復工程,恢復原有建築原貌後,95年委託博物園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進行空間重塑整裝,以「創藝、公館」為定位,引進創意設計的時代文化概念,創意、設計、藝術、文化與休閒等經營面向,呈現在世人面前,成功轉型為民眾休憩活動的空間,提供餐飲、展覽與創意設計相關商品展售等服務,為大台中地區設計文化新興集散地,未來經營團隊將積極結合社區、學校及公部門的資源,提供本身對於藝術文化的經驗,為市長公館建築一個新的願景。﹝摘自文建會地方文物館網站﹞

DSC_0047-1

台中市長公館去除圍牆之後的外觀好看多了,只是那棟原先的違章建築有些礙眼。

DSC_0026

路邊豎立的標記,這棟建築物與綠川東街現在熱門的宮原眼科有著歷史的情結。

維他露基金會會館及寶樹餐館

維他露基金會會館在雙十路上與市長公館及寶樹餐館比鄰而居,維他露就是生產運動飲料「舒跑」賺大錢的公司。台灣早期最先推銷運動飲料的是在潭子加工區製造纖維釣竿外銷的張老闆,他先從香吉士公司高薪挖角一位經理,幫他從美國進口「仕康佳」罐裝運動飲料行銷全省,市面上開始有運動飲料這個名詞,但是這種運動飲料屬於加了碳酸氣的液體,馬口鐵的罐頭包裝材質時間一久就會被腐蝕破洞漏液,造成損失慘重,該經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另尋明主找上維他露公司,當時維他露公司也面臨經營問題正想退出台灣市場,豈知運動飲料已經打出知名度,維他露生產的是沒有碳酸氣的「舒跑」又號稱可以補充電解質這種科幻產品,很快的就橫掃千軍家財滿貫歷久不衰,成立社會福利及慈善事業基金會也是應該的事情。

隔壁的寶樹餐館是以一位有個性的老闆烹調出有個性的餐點而聞名,吸引了不少台中名人前往消費,喜歡的人可以和老闆交朋友互相切磋食藝經常上門,不喜歡的人千萬不要和老闆鬥嘴以免自討沒趣傷了和氣。

DSC_0048

雙十路上的維他露基金會會館及隔壁的寶樹餐館。

DSC_0049

看清楚一點。

USIS-2

台中美國新聞處於1967年在台中市雙十路二段121 號成立,牆面名為「文化交流」的馬賽克抽象藝術作品為席德進所設計,1998年改建成維他露基金會會館。早期美國文化大舉置入台灣,還有美軍廣播電台率先使用 FM 調頻立體播音頻道放送美國流行音樂,學生們在無形當中吸收美國文化。﹝照片摘自秋惠文庫﹞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

台灣自來水事業之發展肇始於1896年建立淡水自來水系統,其後即陸續於全省各地興建自來水設施。

1972年12月16日 故總統經國先生在行政院長任內,於健全都市發展重要措施中指示:「為有效發展各地之公共給水,應即成立全省性之自來水公司,統一經營,同時加速實施全省自來水長期發展計劃,以期集中有限人力與財力,提高投資效益,減低營運費用。」

台灣省政府乃遵於1973年4月1日成立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籌備處,釐定台灣省自來水事業實施統一經營及長期發展方案,報奉行政院核准後實施。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於1974年元旦成立,將台灣省及高雄市之128個水廠,分三期併入。重新編組,統一營運制度至1976年3月1日全部合併完成。

DSC_0015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設置在台中市雙十路真是讓台中人與有榮焉。

DSC_0019

台灣的自來水流失率很高,自來水也不能生飲,離現代化國家的水準還很遠,是不是應該督促努力加油一下!否則也公告一下努力的目標要何時完成。

DSC_0021

這個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石柱看起來很有份量。

台中水源地設置可追溯至明治29年(1896年),台灣總督府聘請英籍工程師巴爾登來台與民政局技士濱野彌四郎考察台灣各城市都市計畫與公共設施選址規劃。台中街給水機構成立始於大正3年(1914年)。之後隨市區擴大及市民用水量的增加,逐年擴充設施,目前仍留存之設施與建物主要包括第二集水井及貯水塔﹝亦稱上水塔﹞等。

水源地~1

依日治時期市史記載,本建物於大正5年(1916年)5月竣工,外廓70尺4方、水深12尺,由井取得地下水後,直接以喞筒抽升至上水塔暫存,再以自然重力輸送、配給至台中市內各地。上水塔本體為RC加強磚造之地上兩層建築,其結構為四開間之高大拱廊,現況外觀部分遭改變。 上水塔見證台中市自來水事業的發展,為本市朝向現代化都市發展的重要指標,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

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簡稱台中一中、中一中),校址位於台中市,全台知名高級中學之一。創建於1915年,當時中部士紳林烈堂、林熊徵、林獻堂、辜顯榮、蔡蓮舫等人,有感於日本殖民教育對台人之不公,遂集結眾人創辦台中中學校,即台中一中之前身,為台人爭取教育主權之象徵,亦為第一所專為培育台籍學子所設立之學府。

創校紀念碑首二句即為「吾台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於台灣歷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現今的台中一中亦為大台中地區學子的首選,入學競爭激烈,亦為台中四省中之首。學校西側圍牆為中部知名的一中商圈。

由於台中市於2010年12月25日正式合併原台中縣市升格直轄市,依法規定高中職校由直轄市統一管理,屆時校名將改為「台中市立第一高級中學」,原定2012年將正式完成改隸程序,但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由於相關的程序及問題中央政府尚未與地方政府進行討論,因此是否於原定日期完成交接,目前是持保留態度。﹝摘自維基百科﹞

DSC_0051

台中一中位於雙十路方向的校門。

路旁民宅

DSC_0052

每次經過雙十路二段5號門前的時候,都會覺得這棟民宅真是得天獨厚,地點好又寬闊,可能是台中某位張姓名人的住家,以後可能會成為台中市都市發展史的一段故事。

台中市忠烈祠與孔廟

台中市忠烈祠位於台中市北區力行路260 號,與孔廟毗鄰而建,日據時期為日本神社,1949 年光復後改建為忠烈祠,祀奉為國犧牲的革命烈士神位,1970 年改為仿清北方宮殿式建築,建築面積約六百餘坪,整體呈現裝嚴肅謬的氛圍。

台中忠烈祠從1970年3月29日,第一次舉行祭祀典禮。後分春祭(青年節)與秋祭(軍人節)二次舉行,並舉行烈士入祀儀式。國殤典禮由市府各首長及軍方將領陪祭,由台中市長主祭,軍樂隊奏哀樂,主祭上香獻花,司儀恭讀祭文,向烈士牌位行三鞠躬禮。

1991年7月12日,進入忠烈祠的是因振揚演習試飛經國號戰機而失事殉職的空軍少將伍克振,他也是本人忠孝國小同學伍克定的哥哥。

台北市的忠烈祠有儀隊站崗,成為觀光客最喜歡去的地方,我們到世界各國去旅遊也經常去看不同國家的人如何向國家英雄致敬,比較起來台中市的忠烈祠顯得很孤單,一般人平常想去獻花致敬也不得其門而入,或許在某些人的心目當中這是特殊日子表演的場所。

台中市孔廟,位於台中市力行路、雙十路口,是一座1976年完工的仿宋代宮殿式廟宇。主祀孔子的台中市孔廟是台灣中部每年舉行祭孔大典的重要場所之一。隸屬於台中市政府所屬機關「台中市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

DSC_0063

力行路上孔廟與忠烈祠前的牌樓。

DSC_0055

或許主管觀光的單位也說不出精彩的故事將台中市的景點推銷出去。

DSC_0056

孔廟的「櫺星門」。

DSC_0062

台中市忠烈祠的大門。

DSC_0059

孔廟與忠烈祠對面的照壁。

香蕉新樂園茶飯館

位於台中市雙十路二段111 號的香蕉新樂園茶飯館,是一家以懷舊商店街為主題的餐廳,到裡面可以看到許多昔日台灣商店街的模樣,可以介紹給外國的觀光客去看一看。

DSC_0066

香蕉新樂園茶飯館。

天主教育仁小學

天主教育仁小學位於台中市北區雙十路二段50號,1967年由比利時「聖母聖心會」的神父所創立的,後來由彰化田中「耶穌聖心修女會」接掌校務。1983年國民教育法修訂,更校名為「私立育仁國民小學」。因為是所天主教小學,所以育仁的許多典禮及活動中,時常可見神父或修女在為大家祈福及祝聖。

小女兒何侑恩當年要進入育仁國小就讀的時候,由校長施麗蘭修女親自隔離面試,考驗小孩子是否受過照顧自己的訓練。入學之後剛好學校要購買校地擴充校舍,家長委員會發起樂捐運動,本人身為家長自當共襄盛舉。過了半學期校長陪同家長會長到家中拜訪,談的竟然是我的名下多年前出售土地所遺留未徵收的道路用地,被變更為育仁小學的學校用地,希望能夠賣給學校,此種因緣際會真是始料未及。

育仁小學的對面有一座2001年落成啟用的天主教法蒂瑪聖母堂,路旁高聳的塔上有金身的聖母高舉著聖嬰的雕像,遠遠的就能吸引人們的目光。

DSC_0070

天主教育仁小學的校門。

DSC_0068

天主教育仁小學的景觀。

DSC_0002

育仁小學對面雙十路二段115號的法蒂瑪聖母堂。

DSC_0004-1

塔上金身的聖母高舉著聖嬰的雕像。

DSC_0003-1

教堂門口上方的雕像。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台中後火車站20號倉庫鐵道藝術展場

位於台中火車後站的「20號倉庫」是台中站一系列鐵道倉庫藝文再生計畫的代稱。它作為文建會「鐵道藝術網絡」的首站,除了車站位居南北交通樞紐的卓越條件外,更由於車站主體近百年的歷史和建築特色(興建於西元1917年,並於1995年納入二級古蹟),和台中地區豐富的人文環境和觀光資源,在2000年6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

「鐵道藝術網絡」計畫緣起於1997年文建會委託學者專家的專案研究,評估鐵路倉庫具有高大、寬敞,適用於現代藝術展演的空間特性,而鐵道所擁有的產業文化資源,深刻地記錄著台灣的發展軌跡,並蘊含人們共同的生活記憶。「鐵道藝術網絡」計畫爰此逐一發展,將閒置的貨運倉庫整建為藝術家工作室及藝文展演新地標,與國際藝文生態接軌或發展地方文化特色,並期待促進藝文產業及觀光契機。「鐵道藝術網絡」計畫環島包含新竹、台中、嘉義、枋寮及台東、花蓮六站,象徵台灣「火車頭」的文藝復興,在全球重視文化資產的時空背景下,實有其社會、經濟、文化多層面向的意義。

「20號倉庫」作為全台鐵道藝術網絡的先發節點,由姜樂靜建築師規劃改建,並在10年經營歷程中,從晦暗倉儲空間,創造出了藝術村的新人文意象,逐步建構為中部地區重要的當代藝術展演平台,扶持藝術家無數,並有多位走上國際舞台。「20號倉庫」目前隸屬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已具有國際聲譽,成為藝術人士造訪台中的重要選項;同時,透過經營團隊的專業策劃和駐站藝術家的創意,整合文化及產業議題,使藝術展演結合聚落文化,共同形塑文化與觀光潛質。﹝摘自http://www.stock20.com.tw/web/pages.asp?PT=F2

DSC_0216

DSC_0220

DSC_0221

DSC_0222

DSC_0223

DSC_0224 

DSC_0225

老實說除非下定決心,否則要找到這個地方還需要有耐心和智慧。

台中市後火車站

雖然經常開車路過復興路,卻不知道已經多久沒有來到台中市後火車站,從前要搭公路局的車子前往南部,就必須從台中火車站的前站購買月台票,然後走上跨越鐵軌的天橋來到後站,這裡有公路局專門往南部地區的公路車站。如今那座古老的天橋已經消失了,來往都要走那我從來沒有進去過的地下道。

從前政府以鐵路縱貫線區隔台中市的中區與東區,中區是商業區因此非常繁榮,而東區被劃為工業區,在謝東閔副總統時期推廣「客廳即工廠」的政策下,中小企業工廠四處林立,到了今天東區仍然保持著發展落後的狀況。

火車的交通運輸功能在高速公路還沒有建造完成之前的年代,是無法取代的重要運輸工具,火車站的倉庫必須堆放著許多等待轉運的物品,火車站附近都是運送公司的營業據點,當年要能夠順利安排火車運送南來北往貨品的工作是一種專門的職業,關係不夠好保證作不了事情。

貨物經由火車運送到車站,就必須安排交通工具送到客戶那邊,從前最大宗的貨品就是從高雄港或基隆港運送到台中火車站的穀類大宗物資,有時候要用到整列的黑皮載貨車廂,甚至整個鐵路線上都被大宗物資的黑皮車廂給佔用了。

為什麼從前的麵粉廠都蓋在火車站附近?因為用麻布包裝的小麥必須用人工從倉庫搬運到牛車上面,成隊的牛車再送到麵粉工廠的倉庫去,所以工廠距離火車站的路程不能太遠。

台中火車站有個20號倉庫,那是以前由各麵粉工廠合資所建造的倉庫,如今大宗物資都由散裝貨輪送到台中港的倉儲公司,再由散裝貨櫃車直接運送到各麵粉工廠,因此火車站的倉庫就失去了功能而被廢置。

DSC_0207

台中後火車站的貨品運送月台。

DSC_0208

公路運輸比較方便,鐵路運輸比較便宜。

DSC_0209

從後火車站看著羅列的鐵軌,暗地沉思台灣地方建設及經濟發展的歷程,有太多讓人尋味的地方。

DSC_0210

聳立在台中火車站的金沙商業大樓,是在台中市中區開始蕭條的時候興建的,雖然在市區內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棟高大的建築物,但時不我與命中註定經營困難。等到發生火災就打垮了經營者的信心,如今大樓易主改名為「神鑑大樓」 盼能起死回生。

DSC_0215

日治時期建造的台中火車站建築,經過歲月的洗禮總是保有那麼傲人的風格,反而是光復之後建造的公共建築物無法為人稱道,如果總統府遷都到台中,我不敢想像新的總統府會是甚麼樣貌?更何況我們的立法院到了今天還是借用別人的建築物。

DSC_0319

鐵路局台中後站。

DSC_0219

後火車站的售票處。

DSC_0217

後火車站的出入口。

DSC_0230

月台上等車的旅客。

DSC_0227

火車到站又離開,有心人就能寫出「車站」這種歌曲。

DSC_0232

通往前站的地下道出入口。

DSC_0233

走出這條巷子就是復興路四段,這種巷子真的是給「巷子內」的內行人走的路,怎麼都看不出有國際觀要迎接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

台中國軍英雄館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為讓國軍到各地出差或旅遊時能夠方便或節省住宿費用,因此在各大都市興建了十處國軍英雄館,作為國軍的招待所。

台中市的國軍英雄館是由名建築師李祖源大師所設計的,外表比美五星級大飯店不能小看,許多退伍軍人到台中旅遊都選擇住宿在這裡。曾經有一陣子台中國軍英雄館的餐廳提供物美價廉的早餐轟動一時,不過後來外面的餐廳卻取名為「中南海餐廳」,讓人一時之間讓人很難調整心態,搞不清楚中共領導階級所住的中南海與國軍英雄館有何關聯?

DSC_0191

位於南京路上的台中國軍英雄館。

DSC_0203

位於台中國軍英雄館的旁邊是憲兵203指揮部。

台中市建國市場及五金街

台中市鼎鼎有名的建國市場位於台中火車站附近的建國路與八德路,原本是一棟建於1972年的四層樓建築物,一、二樓設市場攤位,三、四樓為住家。多年來這裡一直是規模龐大的零售批發市場,各個公司行號及軍隊單位的伙食也要到建國市場大批採購,從前我們開店的時候都是採購建國市場所供應的新鮮肉類及蛋類產品,母親至今雖住在北平路,也經常要搭車到建國市場買菜,她說比住家附近的菜市場貨色齊全又便宜。

隨著時間增長,建國市場旁邊的攤販也越來越多,擴充到南京路這邊來,南京路上也多了販賣軍品服裝的商店,從前軍人多的時候,要購買軍用服裝配件都要來這裡,如今軍事娛樂用的產品比較多。

最早期綠川東街旁邊有許多五金行,後來慢慢的都搬遷到建國市場附近,形成各種五金產品集中販售的「五金街」,該地的優點是可以找到各種機械用品的零件回去維修更換或購買二手的工具設備,缺點是這裡又稱為「賊仔市」,因為許多竊賊將偷來的東西拿到這裡銷贓,有一位水電工停放在路邊的車子被人將一些器材工具偷走,他只好去五金街補充器材,卻赫然發現他被偷走的工具就擺在那邊販售。

為配合台中火車站高架化工程,建國市場將遷建,新址位於忠孝路跟建成路台糖大型購物中心土地,台中市經濟發展局向市議會進行「遷建及規劃」專案報告,經發局局長黃晴曉指出,建國市場遷建,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工,2013 年底完工。

DSC_0193

南京路上建國市場的外圍。

DSC_0194

五金街和建國市場攤販混在一起。

DSC_0196

所謂「太空鴨」就是去頭去腳去內臟後四大皆空的鴨。

DSC_0198

一大早的市場會擁擠不堪。

DSC_0200

販賣新鮮肉品的肉飯。

DSC_0202

五金行。

DSC_0201

想買各種五金用品可以到此尋找。

DSC_0180

建國市場二樓的攤販暫時安置在干城重劃區的臨時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