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順將軍
唐朝輔順將軍本名「馬仁」,原籍和生卒年月均未見史冊記載,俗稱「馬舍王公」、「馬舍公」、「舍人公」、「馬使爺」為「開漳聖王」陳元光的部將,並與輔義將軍倪聖分、輔顯將軍沈毅及輔信將軍李伯瑤並列為「開漳聖王」陳元光旗下的四大將軍。
據《漳州府誌》的記載,馬仁作戰勇猛,胸有韜略,唐總章二年(西元669年),隨歸德將軍陳政入閩,後協助陳政之子「開漳聖王」陳元光闢地置屯,平定福建漳州七邑,並設漳州府治於龍溪。相傳馬仁不僅在協助開漳聖王驅逐少數劣族時,研發紙籠燈,用於夜間照路以領兵突襲敵方,還教育當地蠻民,利用竹籐建屋,造竹床、竹椅及笞篩筐籃,改善蠻民生活,所以日後馬仁便被奉為「竹籐業開基祖師」及「紙籠燈開基祖師」。
而之後在「岱岳山之戰」中,「開漳聖王」陳元光身陷重圍,馬仁單騎衝入敵營,掩護聖王突圍,與敵廝殺斡旋,但最後仍不幸血戰陣亡,然而雖被斬斷首級,但其軀仍坐於馬上不倒,漳州百姓感佩其神勇尊稱「馬公爺」。
之後至南宋紹興年間,宋高宗詔賜封馬仁為「輔順將軍」,多與輔信將軍李伯瑤配祀於開漳聖王廟中,但也有以祂為主祀的廟宇,如福建省漳州市岳口街,就有一座奉祀祂的宋代古廟「馬公廟」,而台灣目前也有十二座以輔順將軍為主神的廟宇,如東山鎮興廟、宜蘭慶和廟等。輔順將軍的誕辰為農曆九月十四日,各地的輔順將軍廟便會舉辦盛大的慶典祝壽。 ﹝摘自台灣大百科全書﹞
台中市輔順將軍廟
台中市中區輔順將軍廟據傳創始於清朝康熙未年總兵藍廷珍率部開闢大墩時,奉請立祠於大墩小丘面西一隅讓民眾供奉。
日治時期台中市進行市區改正的都市計劃,整治市區環境變更土地用途,輔順將軍廟原地改列為學校用地﹝今光復國小﹞必須遷址。地方人士林烈堂、吳鸞旂、賴墩等人獻地集資於1921年改建於後龍庄現址,即中山路靠近中華路之處。1966年加以整修增建後殿,1995年整建成今日莊嚴肅穆宏偉壯觀之竭山重簷南式建築,又稱之為「順天宮」。
輔順將軍廟在老市民的口中皆稱之為「馬舍公」,為中區居民逢年過節燒香拜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香火鼎盛的廟宇,一般人或許不知道廟宇供奉主神的來歷,但是在民間的信仰當中,只要是廟就是會保佑民間平安幸福,可愛的老百姓就會誠心誠意的前往燒香膜拜,大抵宗教信仰都是祈求在未來不可知的世界當中獲得生活與命運的改善。宗教活動越興旺,代表著政府的施政越不可信賴。
台中市中山路順天宮輔順將軍廟。
台中市中區民間信仰的所在地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