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利用意見回應功能提出問題,或用 flourho@yahoo.com.tw 信箱與我聯絡。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母親出院

母親因為泌尿道感染及菌血症,於2010年12月30日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就醫,當日經急診後住院治療,於2011年1月7日出院,日後應繼續門診追蹤。

母親住院期間,感謝各位親友的關心及前往探視,幸並無大礙,順利完成療程。唯母親年紀已大,各項身體機能皆有退化的現象,血管神經的反應較為遲緩,隨時都有可能會有血壓不穩造成昏眩的狀況發生,居家照護要特別當心避免跌倒受傷。

母親於下午二時出院回到家中,除了三姊何秀琴特別從屏東趕回台中,陪伴母親於病房住了三天,大姊何秀富看到母親生病就非常緊張,她們都克盡孝道與屘姨共同陪伴著照顧住院的母親。

賴淑絨、廖金燕及洪春玉等人都去迎接母親出院,並在房間內關心母親出院後的照護問題,不過母親出院讓大家都很高興。

DSC_0045

母親出院,大家都很高興的圍繞在她的身邊。

4 則留言:

  1. 恭喜阿嬤出院!! :D
    很快就會回台中看你了~~~~~~

    回覆刪除
  2. 恭禧賀禧何媽媽出院了!更祝何媽媽平安喜樂哦!

    敬愛的何董事長: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父母的恩情如山高。與父母的緣份,成家立業後,也許各奔前程;也許深緣的還可隨伺在旁,這是要很深的福份,要好好珍惜。像個人母親已不在,對她的想念與日巨增,常夢見她;父親又異常獨立,不愛打擾子女,也不愛人嘮叨。總之,能和子女共處的父母也是有親和的一面吧!值得愛惜啊!    羨慕您的J女郎留

    ps.祈禱二天後台北放晴温暖些,讓您與夫人冬陽乍暖花博3日遊。希望上帝叔叔能聆聽小女孩的懇求!

    回覆刪除
  3. 分享...順道晚安,祝何大人與您的老婆大人好眠^^

    台灣的愛與寂寞(上)

    ~~~一位瑞士記者眼中的台灣~~~閱畢感觸很深,唯我們更加愛台灣一切

    轉載自
    http://loco-loca.blogspot.com/2009/06/taiwanfromforeignersight.html

    以下文章轉載自南方電子報,經本人彙整訂正及修改編排貼出,此篇可做全文轉貼,僅需列出本站文章連結即可,謝謝合作,感恩阿



    原作者:David Signer
    翻譯者:T.Y. (Jade) Lee
    德文修正:顏敏如


    和去年(2006)一樣,是在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下接到他的電話–David Signer,蘇黎世Weltwoche週報國際版的編輯。不同的是,這次不再需要我提供採訪名單及有關台灣的訊息,而是傳來一份中文譯稿,希望我能代發。

    Signer去春在台北採訪後,寫了篇報導刊登在瑞士德語區,有67年歷史,政治立場傾右的高品質讀物「世界週刊」上。約一個月後,該文即被譯為荷蘭文。
    我曾寫了篇文字對這份報導做重點介紹。半年後的現在,終於有了中譯文的出現,而中譯的原委,請看下面譯者自己的說明。

    David Signer給我德文原稿的篇名是「Taiwan」,發表時,「Leben im roten Bereich生活於警戒之境」是週刊主編所下的標題,到了荷蘭則成了「Love and Loneliness in Taiwan台灣的愛與寂寞」。有趣的是,瑞、荷兩地不同的標題,顯示這兩份媒體對同一篇文章的不同閱讀角度,卻對於報導內容有了提綱挈領、畫龍點睛之效。

    我以德語原稿對照,訂正中譯文時,發現有些部份並未譯出。後來才知道,譯者所參照的,未發表的英譯並不完全。我除了把中譯文的句子、標點做了更動之外,經過和Signer商量,還將未譯出的部份一併補足。現在讀者看到的將是完整的報導。

    Signer赴台之前,看了台灣導演的電影、讀了台灣作者的翻譯小說、搜集有關資料、向我提出問題。這種種事前的周詳準備工作,就是要把自己「沈浸」其中,就是要儘量提供瑞士讀者,台北較真實的一面。我們不但可以從他的報導讀出一位敬業新聞工作者的用心,更應自問,台灣的媒體何時能資助優良寫手對其他國家做深入報導。而他所提出的,台灣如何使自己無可取代,則是值得朝野深思的議題。


    以上作者為顏敏如


    下篇原文章刊登於2006年七月一日荷蘭的報紙

    寫在翻譯前 :

    這篇原文Love and Loneliness in Taiwan的作者David Signer是曾在台灣待過兩個星期的一位瑞士人,在歐洲所發表為荷文、德文的文章。筆者知道此文章是一位歐洲友人口述給我聽的。當時我聽到此文章時,對歐洲人以自己文化來看台灣的觀感時震懾住了。但思之再三卻又時感驚訝又時感戚戚。我請友人為我翻譯為英文,我們也去函詢問TROUW該報轉譯中文發表在網上的可能性等等,接著去函給原作者,原作者應允中文翻譯公開發表後,筆者開始著手,但因為私人因素所以延遲了工作。

    作者David Signer ,1964年生,是一位歐洲的人類學家,專研人類學與社會學。走訪過中東、非洲各國,對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其以歐洲人的文化背景與觀點來看台灣,讀者可以得見作者著實下了番工夫去瞭解台灣的歷史背景、政治經濟與教育現況,尤其是其以不偏不倚的人文立場客觀地看台灣的現象。在翻譯過程中,筆者與原作者通過mail。他告訴筆者無意為文使任何人不悅,但是以一個外國文化來看台灣,在某些特定事情上確實讓他吃驚。筆者不是專業翻譯者,且轉譯了兩次不同語言,字字計較地去深入瞭解作者的寫作感情與文化背景是我努力的。

    在您讀過這篇文章後,是否也正思索著作者所述的某些點正巧也碰觸到深愛台灣的你我的寂寞與愛呢?
    T.Y. (Jade) Lee於 Jan. 5, 2007

    回覆刪除
  4. 台灣的愛與寂寞(下)...主文請詳於轉載處
    http://loco-loca.blogspot.com/2009/06/taiwanfromforeignersight.html

    呵呵!太長了,張貼有字數限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