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商圈,又稱文華夜市,位於台中市西屯區逢甲大學周圍,屬商圈夜市類型。以文華路、福星路為核心的區域,另外延伸走進文華路可達逢甲旗艦夜市,目前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夜市;在交通部觀光局「2010 年特色夜市選拔活動」中,因逢甲夜市的創新、多元的美食小吃,所以與基隆廟口夜市共同取得「台灣最美味夜市」頭銜。
據非正式統計逢甲夜市的人潮,非假日期間每天約有三萬人次,假日則超過十萬人次。現在週五起的三天連續假期,更是讓週邊道路塞得水泄不通;文華路、逢甲路、逢甲路 20 巷(俗稱「便當街」)人潮更是擠得動彈不得,形成大量的排隊店家。根據逢甲大學調查,逢甲商圈在台灣不景氣的 2009 年,依舊創造至少新台幣 85 億的業績,加上附近大學生基本消費額,一年上百億的營業額一點也不誇張。﹝摘自維基百科﹞
2011/06/14 昨天中午在豔陽下,到逢甲商圈吃蒸餃及酸辣湯,眼見這個都市計劃中的住宅區,竟然會成為台中市最熱鬧的商圈,而標準中區商業區的人潮竟然沒有這裡的百分之一,心中覺得很不是滋味。所謂都市計劃的分區使用功能竟然完全走調,我要求劉老師應該在國際的期刊上面,發表一篇台灣變形都市計劃的研究論文,探討一下逢甲商圈為何會有這麼不正常的發展現象?劉老師只是冷冷的回答一句:「這是市政府建築管理的問題。」王大立老師說:「所謂的夜市,就是許多攤販進行不合法商業行為的地方。」難怪台中市奉公守法的前任都發局局長和經發局長二人,會因為該做卻沒有作為的錯誤而被迫下台,主因是台中市長以熱鬧又高知名度的逢甲商圈沾沾自喜,至於有沒有合乎規定並不是很重要。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專任教授江大樹及博士生曾士瑋,在劉曜華老師的研究室討論五都未來發展的問題。
逢甲大學正門旁邊的停車場圍牆,與外面的商店街緊鄰。逢甲大學有如一座城池,城牆外面是周遭依附城池生存的居民。
城池外面的生存空間。
城門把關的警衛。
這家「大腸包小腸」的攤位,據說月租要15 萬元。
逢甲商圈餐飲生意最好的巷子,巷口由兩家互相競爭的「大腸包小腸」攤位把關,到了夜晚,這條巷子會被人潮擠得水洩不通。
這是逢甲商圈的騎樓,黑色部分市騎樓隔間,留下一條人行通道。
騎樓就是店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