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Wall Street)是一條位於美國紐約市下曼哈頓的狹窄街道。西起三一教堂,向東一路延伸至東河旁的南街,是橫跨紐約曼哈頓的金融中心。今日,「華爾街」一詞已超越這條街道本身,成為附近區域的代稱,同時也可以借指對整個美國經濟具有影響力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
華爾街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第一個常駐地,至今仍是幾個主要交易所的總部,包括:紐約證交所、納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所、紐約商業交易所和紐約期貨交易所。不過,現時許多金融公司已經把總部遷離華爾街,取而代之的是曼哈頓的中城,以及紐約市其他外圍地帶諸如:長島、威斯特徹斯特、費爾菲爾德、紐澤西州等地。
華爾街的名稱源自於17世紀來自北邊界的新阿姆斯特丹移民。1640年代,殖民地內的小塊土地由基本的尖木樁和圍籬分隔。而後,為了有效控管來自非洲的奴隸,荷屬西印度公司的代表彼得斯特伊弗桑特(Peter Stuyvesant),領導來自荷蘭的移民團建造更堅固的柵欄。1653年,這片柵欄被強化成一座約3.65公尺(12英呎)高的泥土木板牆。此後,為了抵禦印地安部落、新英格蘭殖民者以及英國人,木板牆便逐漸地被擴張和強化。1685年勘測員沿著原始柵欄劃訂出一條道路,即今日的華爾街,1699年英國人將這面城牆拆除。
紐約華爾街的三一教堂。
華爾街的街道狹窄高樓林立。
紐約證券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當時24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68號外一棵梧桐樹下簽署了《梧桐樹協議》。1817年3月8日這個組織起草了一項章程,並把名字更改為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1863年改為現名。
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是世界上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納斯達克超過。2005年4月末,紐約證交所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為一個盈利性機構。紐約證交所的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百老匯大街18號,在華爾街的轉彎處南側。2006年6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與泛歐股票交易所合併組成 NYSE Euronext。
紐約證券交易所有大約2,800間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萬億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間處於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的公司除了英特爾和微軟之外都在紐約證交所上市。
紐約證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華爾街銅牛
華爾街銅牛,是美國華爾街的標誌,是一座身長5米、體重6300公斤的銅牛塑像,象徵著力量和勇氣,也寓意著只要銅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這頭聞名全球的「銅牛」雕塑,其背後還有著一段離奇的故事。
銅牛的主人是一位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藝術家,他叫德莫迪卡。莫迪卡來美國多年後,想做一件東西一鳴驚人好出人頭地。他有一天突然想到華爾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臟,如果有自己的作品放在這裡定會引人注意。於是,莫迪卡開始創作一頭銅牛,打算在1989年耶誕節的時候擺在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前面,祝福股市來年一牛沖天。
經過近兩年的運作,莫迪卡在1989年12月15日午夜,用一輛大卡車將他這頭銅牛,偷偷運到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那棵巨大的聖誕樹下面,他盼望著第二天一早會發生奇跡。次日一大早他就跑到證券交易所邊上想看看他的銅牛會發生什麼,果然奇跡發生了,他的銅牛已經被記者和員警圍得水泄不通,從外面根本看不到牛了。紐約市政府盛怒之下,要求莫迪卡趕緊把銅牛拉走。就在這時,百老匯大街南端的博靈格林 Boring Green 公園的負責人找到莫迪卡,讓他把銅牛放到他們的公園裡。莫迪卡看到目的已達到,就同意暫時把銅牛借給他們,這一借就是18年過去了。銅牛早已被宣佈成為紐約市的公共財產,不准任何人買賣,莫迪卡只擁有肖像權。莫迪卡也成功了,他的銅牛成為華爾街的象徵。
遊客搶著到百老匯大街南端的博靈格林 Boring Green 公園,要先摸銅牛的睪丸,據說可以帶來好運。
大家都要與銅牛合照,搶得水洩不通。
放置銅牛的街角小公園都是遊客。
牛市與熊市
牛市,又稱為多頭市場,是指證券市場上價格走高的市場。其相反為熊市(空頭市場)。此處的證券市場,泛指常見的股票、債券、期貨、選擇權、外匯、可轉讓定存單、衍生性金融商品及其它各種證券。
熊市,又稱為 空頭市場,指證券市場上,價格走低的市場。其相反為多頭市場(牛市)。此處的證券市場,泛指常見的股票、債券、期貨、選擇權、外匯、可轉讓定存單、衍生性金融商品及其它各種證券。史上最有名的熊市是1930年代的美國經濟大恐慌。美國總統甘乃迪的父親在那次事件當中獲利豐富。
法蘭克福證交所外的牛與熊雕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