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於1861年由一位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威廉巴頓羅傑斯(William Barton Rogers 1804-1882)創立。他希望能夠創建一個自由的學院來適應正快速發展的美國。由於南北戰爭,直到1865年麻省理工學院才迎來了第一批學生。隨後其在自然及工程領域迅速發展。在大蕭條時期,麻省理工學院曾一度被認為會同哈佛大學合併,但在該校學生的抗議之下,被迫取消了這一計劃。1916年麻省理工學院從波士頓遷往劍橋。
麻省理工學院是為了響應美國的工業化而於1861年成立的,並採用了理工大學的模式辦學。起初,其主要圍繞應用科技方面發展,故教學與工業領域密切相關,後來學校進行了課程改革並重新重視了基礎科學研究。此校後來在1934年成功獲選為美國大學協會的一員。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也在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期間,致力研究旋風計算機、雷達及慣性導航系統,為美國國家的高科技發展貢獻良多。其校園也因此急速發展,從原本只有物理科學及工學,發展到生物科學以至於經濟金融、管理學及語言學等領域。
今天的麻省理工學院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為全球最享負盛名的學府之一。校方現時共有6所學院36個學術部門, 偏重於理學及工程技術的研究與教育。有81名諾貝爾得獎者、52名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獲獎人、45名羅德獎學者及38位麥克阿瑟獎得主現在或曾經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或工作。
麻省理工學院的電腦科學中心,節約能源建築設計。
象徵 MIT 學生思想特色的雕塑。
MIT 校徽。
MIT 圓頂主建築。
MIT 校園一景。
William Barton Rogers Founder 創始人威廉巴頓羅傑斯紀念館。
MIT 校園建築。
MIT 校園風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