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自我介紹我是台中市的「原住民」,當別人滿腦疑惑想了半天我應該是屬於哪一族人的時候,我才說明我是從出生到現在都一直居住在台中市的原住民,要不然什麼才是原住民?
我也很喜歡和二次大戰之後第一代到台灣來的新移民聊天,聽他們說怎麼辛苦的從中國大陸離鄉背井到達台灣生活,聽他們說抗戰勦匪打共產黨的故事,只是我常會懷疑他們是什麼時候打過共匪?不是一直被共匪打到台灣來的嗎?後來他們很高興的告訴我說要出國旅遊,結果第一次出國就是回國,歷史就是這樣寫的。
為了不讓這些人倚老賣老,老是說他們是怎麼來到台灣,我也很慎重的表示我是在1949年8月來到台灣的,講了半天他們才想到問我是從何處來到台灣?我也很老實的回答是從我媽媽的肚子來到台灣,看他們臉上有上當的表情,心裡很高興。
我的高中老同學顧材家和陳婉珍夫婦,常被我指責不重視家族的歷史文化,缺乏文字的記載及相片的整理,最後居然把一些殘缺的資料交給我,隨便我要怎麼幫他們處理。基於他們雙方家長的來頭也不小,在亂世當中也代表著時代的一種現象,我想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精彩故事,如果大家都能夠寫出來,一定可以湊成歷史演變的過程。
顧鴻傳先生
顧鴻傳先生(1914年6月22日-1996年2月29日)是顧材家的父親,江蘇人,1939年畢業於北平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在開羅宣言後,參加國民政府為準備收復台灣,在中央訓練團所成立的台灣黨政幹部訓練班(後改名為台灣行政幹部訓練班),該班學員120人,於1944年12月25日開課,1945年4月20日結業,只辦了一期。後來與同是台幹班的學員連震東及薛人仰等人同班飛機到台灣工作。
1946年4月台灣光復時創辦的台南縣立嘉義初級中學(現嘉義縣立大林國民中學),校址在民雄鄉文隆村,第一任代理校長由1946年擔任嘉義區長的顧鴻傳先生兼任(1946-1948)。顧鴻傳先生又在擔任台灣省政府委員時期代理過嘉義市長(1950年3月-1950年9月),以後則是擔任中國日報社長。
顧材家回憶在他小的時候家教很嚴格,除了背誦經書之外還要勤習書法,進退應對都要守規矩,逢年過節叩拜父母在所難免。我認識的一些外省籍書香世家子弟,都免不了有同樣的遭遇。不可諱言的當年從大陸逃難到台灣的人員當中,有不少是學養俱佳的優秀人才。
1938年顧鴻傳先生就讀國立西安臨時大學時的學生證。
顧鴻傳先生不同時期的照片。
年輕時的顧鴻傳先生。
顧材家小時候與姐姐顧杖家及父親顧鴻傳母親顧呂蔚的紀念照。
顧鴻傳先生與後代的家族照片。
顧材家與妻兒及父母紀念照。
1950年8月5日出刊的中國日報,報禁解除之前這家報社名稱很值錢。
顧呂蔚女士
顧呂蔚女士(1919年12月26日-1995年3月18日)是顧材家的母親,1937年與同是江蘇同鄉的父親結婚,就讀過省立揚州中學及西北聯大法律系。
國立北平大學是一個鬆散的組合體,是隸屬於一個校名的五個學院,分別為:醫學院、農學院、工學院、法商學院、女子文理學院。抗戰時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國立北洋大學三校內遷合辦西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後,未能復校。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簡稱「西北聯大」或「聯大」,為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創立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學校從合到分,存在了不到一年時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平津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即現在的北京師範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原北洋大學,即現在的天津大學與河北工學院)三所院校於9月10日遷至西安,組成西安臨時大學。太原失陷以後,西安臨時大學又遷往陝南,不久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這時全校共設6院23個系,教學開始步入正軌。
我本來以為作家鹿橋所寫的「未央歌」這本書,敘述的是「西北聯大」的故事,後來才知道還有一所「西南聯大」是中國抗戰時期在雲南昆明,由當時的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私立南開大學共同組成的一所大學,前身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顧材家的父母我都曾經見過面,總之就是標準嚴父慈母的組合,可惜當時的年紀小,沒有機會聽長輩說他們過去的表現有多強,否則這篇文章就更有看頭了。
顧呂蔚女士的照片。
顧呂蔚女士與女兒及女婿探訪陳立夫先生的合照。
顧材家的母親顧呂蔚女士擔任中山醫學大學的大體老師
一個成功的男性背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性,家母肯定是這個偉大的女性。家父在1945年搭乘飛機來到了剛光復的台灣,先後做了台灣省政府委員、嘉義市市長與中國日報社長,在我們看到擁有這麼輝煌經歷的父親身後,可想而知一定有一個能幹的太太在背後支持他,而家母就是這一個人。
家母在家父來台的前四年,留在故鄉照顧孩子,幫忙料理家務,使家父能在遙遠的彼岸專心打拼事業,毫無後顧之憂的為民服務。1949年時家母隨國民政府來到台北。1956年因為工作因素,舉家搬到台中中山公園附近,也讓如浮萍般漂泊不定的顧家在台中這塊土地深深的扎根。
家母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性,個性溫和,與世無爭,一個人默默地支持整個家庭,儘管她在中學時成績相當優異,全校第一名畢業的她卻沒有在外面工作,而是一生一世為了我們家庭奮鬥,不為浮華世界的功名利祿所誘惑。也許是因為當時戰亂的因素,又或者是因為背負著傳統女性要相夫教子的責任,有大學經驗卻沒有辦法學以致用的家母,特別注重孩子們的學業以及以後的事業。令人欣慰的是,在家母的細心督導之下,顧家的小孩都完成了大學學業,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可以說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現在,我們也都有份穩定的工作,這是令家母最驕傲不已的地方。
雖然沒有外出工作,一生為家庭奉獻,家母在人際關係方面依舊相當有一套,她稍有閒暇便會約幾個好朋友一同到家裡打牌,調劑一下身心,而牌技高超又記憶力驚人的家母總是最後的贏家,也因為如此,有家母的家總是充滿了談笑聲,充滿了歡樂的氣氛。除了一些娛樂活動外,家母特別喜歡弄些花花草草,總是把家弄得美美的,只要一踏進家門,一天的精力就在視覺與嗅覺的饗宴下瞬間又飽滿起來。
1996年家父過世,陪伴家母一輩子的人就這樣離他而去,等家母慢慢的從打擊中站起來,卻在2001年發現得癌症的事實。也許是受到佛法的影響,家母對於生死相當看得開。在癌症漸漸惡化期間,即使常常痛到睡不著,勇敢的家母也是默默的服著止痛藥,毫無怨言。在家母一生之中,受到星雲大師的影響相當大,她也決定於2005年死後捐出遺體,供給習醫的同學們一個學習的範本,以期這些同學在博大精深的醫學路上能走得更平穩,也期待這些同學夠為醫學為人類貢獻一份心力。對於我們而言,家母不能早日入土為安雖然有些不捨,但能在家母死後的三年,於2008年火化前能再見到家母一面,也未嘗不是另一種幸福啊!(作者:顧呂蔚女士之子顧材家)
陳以璧先生
陳以璧先生(1926-1997)是陳婉珍的父親,是彰化縣二林鎮望族,清科舉時代殿試鼎甲天子門生之後。二林國小畢業之後即隻身遠赴日本求學,台灣光復後返鄉,考入台灣大學企管系深造,畢業後經就業考試錄取,派在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中分局服務,歷經菸葉試驗所總務主任、彰化分局秘書等職務,1974年調升台東分局長,其後歷任屏東、基隆、新竹、彰化及台中等分局長職務工作表現優異。退休之後常帶著女婿顧材家去打高爾夫球。陳婉珍的母親洪素琴女士(1931-)為前彰化縣芳苑鄉鄉長洪東波先生之長女。
顧材家夫婦帶著子女與娘家的父母及弟妹們的家庭照。
陳婉珍帶著長女和家人合照。
陳以璧先生在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服務時的照片。
陳以璧先生與女兒陳婉珍到泰國旅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