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素以汽車工業聞名的美國底特律宣布破產。底特律在現代年輕人的眼裡,早已不若矽谷、西雅圖等西部城市耳熟能詳。但是,這幾千里外「過氣」名城的沒落,在我眼裡有許多感慨!
法國人在十八世紀初建立底特律。特殊的歷史背景,讓這個城市的初期在戰亂中度過,但是因為地處美國中西部的水陸樞紐,所以隨著美國的工業發展崛起,尤其是象徵美國文化的汽車相關產業。
在1970、80年代,我的職涯也約略在美國萌芽,在新大陸東奔西跑,接受諸多企業的薰陶。這個城市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產業地位,在那個年代的留美人口中,有不可抹滅的印象。我們不僅一起見證過這個城市的繁華與美麗,許多學者也愛引用底特律汽車工業與福特、道奇、克萊斯勒等當時明星企業的發展,成為許多台灣五、六年級生在念商學院時常研讀的案例。
隨著產業的發展,底特律吸引了許多移民。但是在近二、三十年,因為日、韓同業的競爭,以及中國的低成本搶市與民族主義催化本土汽車業的成長,底特律的活力與重要性都逐漸走下坡。面對困境,工會與公司各持己見,針鋒相對,陷入要求加薪、成本高張、獲利下降、影響公司與員工的整體收入,接下來,又再進入重議工資、談條件的惡性循環,而不是思考如何因勢利導,在變動的環境中創造未來的價值。結果,原來的產業地位更形沒落,大家淪入意氣之爭,沒有新的產業取而代之,人口也隨之流失,尤其是高階人力逐漸向外遷徙。沒有了支撐的產業與人才,政府的稅收日漸岌岌可危。
對照底特律的發展,一路看下來,您是否覺得這個故事很熟悉,只是場景換成台灣、或是台北?盛極一時的福特、道奇、克萊斯勒,也可能是曾經輝煌的某一家企業?而工會與企業之爭,以及當地政府的不作為,也如台灣各角力內耗的縮影。
城市與人的關係,唇齒相依,但這不僅是城市與當代人民生活環境的表面問題。從人類學、歷史與社會學的脈絡切入,一個人的人生軌跡、生活型態與事業成就,深深取決於城市的興衰與發展方向。例如,科技奇才在矽谷比在石化重工業區容易發跡,紐約則是許多藝術家的沃土。所以,好的城市發展規畫,就像企業一樣,能夠讓生活、工作其中的人發揮長才,享受幸福人生。
相對的,有志之士也會根據自己的優勢,遷往對生涯發展有利的地區與企業。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人才聚落,累積特定的競爭優勢,人才薈萃,形塑城市的前景。
人才與產業、城市、國家、企業的發展,有機共生,相互循環,這是底特律給台灣的啟示。我們隨著台灣的加工出口區、輕工業、十大建設、重工建設、科技業一路發展,但是在高科技代工業後,就好像停滯。許多企業持續逐廉價勞工而居,工作機會外移後,台灣沒有接力的產業,更無法持續吸引、培育與留住人才,在面對窘境時,我們失去共同的方向,取而代之上演的,是政黨惡鬥、不同利益內耗,但不知爭辯過後,大家會面臨什麼樣的後果,沒有人相忍為國,有什麼目標。結果,愈來愈多高階人力因失望或被海外更好的機會吸引而外移,許多企業高喊沒有人才,想要留在台灣發展的人,則埋怨台灣的工作機會有限或是舞台太小、不具吸引力。
台灣還沒有像底特律面臨生死危急的時刻,也開始出現轉型的跡象,展現軟實力。但是我們要從產官學各層面再加把勁,讓這股轉型的動能不僅向下扎根,向上也枝繁葉茂,發揮得淋漓盡致。例如,產業與教育、勞力政策的協調,或是支持、協助企業的轉型。在企業界,則要強化洞見未來的能力,並且願意在各地栽培新一代的人才,讓競爭力生生不息。
颱風過後,我在台北市的重災區信義商圈看到許多路樹傾倒。彎腰仔細看,可以發現這些樹不是扎根不深,就是根已經腐爛,徒留枝葉茂盛的表象。有人解釋,因為台灣的樹取水容易,不需奮力扎根深入地下水層,就能生長。之於企業,這有如容易取得的外移與尋找廉價勞力;之於人才,這有如我們的新世代多數享有嬰兒潮世代父母財富累積的照顧,無論如何,都不是長久之計。
颱風後的路樹,重新植回時,不僅需將樹根深入新土,也要考慮是否須因地制宜,更換樹種,展現轉型風貌,而非一再重覆原來的運作。
從幾千里外的底特律破產到我們每個人都看到、颱風後傾倒的路樹,我們除了自我警惕,當務之急,更要探索、思定我們的產業轉型與人才策略。(作者杜英宗為資深企業經理人)
底特律市日前聲請破產。圖為底特律市的路邊裝置藝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