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囤積居奇

什麼是囤積居奇

囤積居奇(Corner The Market) 是指大量搶購緊俏商品,故意擴大供求矛盾,致使物價上漲,伺機高價出售,從中牟利的不法行為。

囤積居奇的對象

囤積居奇的對象一般為日用重要物品,糧食類為:米榖、麥、麵粉、高粱、粟、玉米、豆類;服用類為:棉花、棉紗、棉布、麻布、皮革;燃料類為:煤炭、木炭;日用品類為:食鹽、紙張、皂鹼、火柴、菜籽油、蔬菜,以及其他經濟部呈准指定者。

囤積居奇的內涵

囤積居奇是一種壟斷經營行為,它不是調劑餘缺,而是故意擴大供求矛盾,製造價格波動,以便從中獲利。運用這種手段雖然可以獲得暴利,但風險也很大,必須對市場行情有絕對的把握,否則就要虧大本。如辛亥革命後,天津外商大量收購絨毛皮張,一時絨毛價格漲了又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外商營業日趨萎縮,皮毛大跌價。山西祁縣夏字型大小見此情景,主動聯絡大字型大小廣義恆等,集資籌設公義秦商號,企圖以低價囤積皮毛,日後謀取大利。不料皮毛行情越來越壞,因而損失慘重。﹝MBA lib 智庫百科

每次台灣遇到國際糧食價格大漲的時候,國內的民生用品便會隨著成本提高而調升銷售價格,然後消費者就會紛紛抗議指責政府沒有穩定物價的能力,讓人民入不敷出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驚慌失措的政府就會大陣仗的到市面上調查物價波動的情形,檢調單位安排媒體一起去突擊檢查業者的倉庫,查閱進出貨的紀錄,試圖找出有「囤積居奇」犯罪行為,想辦法羅致罪名以安撫民心,但是每一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從來沒有人因為「囤積居奇」而被抓起來。

因為社會已經發展到全世界自由貿易的時代,台灣加入自由貿易組織之後,一直想辦法要和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都無法達成願望,而政府官員還停留在威權時期的統治觀念,在自由貿易的社會當中根本沒有所謂「囤積居奇」的罪名,或許採用公平交易法裡面的聯合壟斷行為差可規範。

經深入研究「囤積居奇」的現象,發現這種行為都是出現在政府經濟管理失控,社會秩序混亂,貨幣失去價值的時期,民間出現物資短缺掀起生活用品搶購風潮,自然就會因為奇貨可居而惜售,不相信紙幣的價值,回復到以物易物的狀態。

台灣治安良好社會沒有動亂,因國外原物料上漲而造成國內物價變動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一般而言國際原物料價格上下起伏的範圍若不是太大,廠商都會設法自行吸收成本變動維持售價的穩定,只有當價格漲幅超過售價太多造成經營的嚴重虧損,才會不得已的調整銷售價格。政府用道德勸說要求廠商共體時艱,又提不出有效的具體對策,要廠商虧本幫忙政府穩定物價,否則就用「囤積居奇」威脅,真是異想天開。

除非有特殊的經濟原因,國際原物料的行情通常在微幅變動之下都會維持在固定的範圍之內,短期間的價格異常變動,長期間還是會恢復原狀,所以原料製造廠商的產品銷售價格會有漲有跌。但是市場上終端產品的銷售價格,都是利用原料產品上漲的機會藉故調整價格,並且將產品上漲的責任歸咎於原料的價格調升,等到原料產品的價格調降之後,終端產品從來都不會反應成本將價格調降,等到下次原料產品又必須調升回到原高價的時候,終端產品又說原料產品漲價再度調高售價。

政府有責任管制物價穩定社會生活秩序,必須真正了解市場的運作模式,提出有效的物價政策調整供需,否則就應該讓市場遵循商業制度去運作,讓供應與需求去決定產品的價格不要強行干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