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阿靈頓國家公墓和衛兵交接

1995年前往美國華盛頓參訪的時候,從特區越過波多馬克河就來到維吉尼亞州的轄區,這裡有建於1864年的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原址是南北戰爭時南軍指揮官李將軍的家業。

來此的前幾天,剛好有三位美國外交官在波士尼亞遇害,遺體運回華府就是埋葬在此公墓。阿靈頓國家公墓會舉世聞名,是因為1963年美國總統甘乃迪被刺殺後舉行國喪典禮,老馬拉著棺木,遺孀牽著幼小的子女哀淒的徒步前進送葬,小甘乃迪天真的在有長明火的墓園獻花,透過電視轉播讓全世界的人都看見了。

這裡最值得觀看的是無名戰士之墓﹝Tome of The Unkonown Soldier﹞前的衛兵交接儀式。這些儀隊衛兵都是經過特別徵選,身高及腰圍大小都要合乎標準規定,每個身材高挑動作嚴肅,掛著黑色墨鏡更顯得冷酷無情。

衛兵在肩上端著上刺刀的 M14 步槍,在墓前台階上左右來回走動,像機器人一樣行進21步後停止,有如發射21響禮炮般表示最高敬意。皮鞋內側還釘有特殊的扣環,使衛兵在雙腳併攏時能發出響亮的聲音。

衛兵交接時,全場人員必須起立肅靜,以彰顯對死者最高的敬意,夏天每半小時一次的換班,光是儀式的過程就花了十多分鐘。人生有時候必須以有形的方式,來突顯無形的精神層面。

File0001

1995年參觀無名戰士之墓。

h11

1963年美國總統甘乃迪出殯。

無名戰士之墓衛兵交接典禮,在衛兵上哨之前由帶隊官檢查槍械及服裝儀容,下哨的衛兵檢查槍枝是否退出子彈,這些都是衛兵交接的標準程序。

台灣忠烈祠的儀隊交接典禮,軍人禮節裡面規定手握武器時,有持槍敬禮、托槍敬禮和舉槍敬禮,儀隊表演時還行徒手禮顯然有違規定,用槍托擊地也是不愛護武器的錯誤行為。

印度和巴基斯坦邊界的降旗典禮,是舉世聞名天天都有的表演節目,兩國因宗教信仰不同關係不是很好,卻都是一樣接受英國的軍事教育,同樣的動作在邊境面對面互相較勁耀武揚威,兩邊都有有啦啦隊加油打氣,還真是輸人不輸陣非常好看。台灣和中國若是有邊界駐兵,不知道可不可以來這一套表演?

1 則留言:

  1. 真的很好看,比球賽還好看。「輸人不輸陣」就是這樣啦,這涉及國威還有民族自信心─看的出來印度、巴基斯坦的人民對自己的國家很有信心,值得推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