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山海屯讀書會台中學講座

150421_530272080349350_359111893_n

2013/03/30 14:00 山海屯讀書會在中山路中區再生基地舉辦台中學講座,劉曜華老師邀我一起去向學生們說明台灣大道的來龍去脈。

劉老師不愧是教學的專業人士,準備好簡報系統播放,說起來頭頭是道,而我是靠著多年來推廣台灣大道理念,以及豐富的社會經驗,二個人一搭一唱很愉快的將台灣大道的故事再說一遍。當年劉老師就寫下了台灣大道的基本概念,這次的簡報又引用了我很多留在部落格上面的發展故事,陣陣的回憶覺得不愧此生。

昨夜一群老朋友共餐,前中視特派員武興員憶起往事,坦白向我承認當年我在鼓吹台灣大道的時候,他的內心裡根本不當成是一回事,後來他在公司時,小姐拿著台灣大道更改路名的通知給他看,他才知道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沒有想到我竟然真的成功了,他佩服我的的能耐以我為榮,我當然是欣然接受大家的肯定。

只是當初我們所提出的構想非常完整,被市政府運用在實務上的時候卻有很大的落差,這也是我們利用機會必須說明給參加讀書會人員了解真相的時候,我們希望還沒有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在學習時必須要有宏觀的眼界,並且能夠仔細判斷事情的真偽,思考各種影響事物的層面。

DSC_0833

山海屯讀書會在台中再生基地舉辦講座前的會場。

DSC_0836

新唐人電視台要先採訪劉曜華老師。

DSC_0840

主持人鄭治明同學。

DSC_0852

演講完畢圍坐在一起提問討論。

DSC_0847

學生們都很關心市政建設的議題。

DSC_0849

何澄祥和劉曜華老師回答學生的提問,順便指導大家許多觀念。

27143_10200299834633368_2124995503_n

蔡承允的回應

今天山海屯讀書會請來逢甲都計系的劉曜華老師,來講「為什麼台中需要一條台灣大道」。

劉老師偕同「何董」來演講;何董是「台灣大道」之名的發想者。他發現,台灣這地方,竟然沒有一條路叫「台灣路」;而身為台中人的他,出於對台中的情感,以及對中港路這條通往台中港的重要幹道的尊崇,便發想了台灣大道的計畫。

而劉老師則從都市計畫的角度,來說明一條 main street 對一個「現代城市」的重要,城市的認同(identity)能建立在它之上,能夠凝聚地方;而追溯台中歷史、講述中港路的交通運輸價值之後,他認為這條路能夠貫連舊台中市與台中縣,連接山、海、屯地區,而台中地區的重要性(清朝時期的首都野心),更足以稱這裡為「台灣大道」。

當然,令人不爽的事情是台中市政府荒腔走板的作為。何董的「台灣大道計畫」背後自有一套論述,而且為了尊重當地,並不希望將原先的中正、中港、中棲路路牌全部改掉,僅是想要為這條路加上一個「註腳」,但好大喜功的市政府卻將路名完全改掉(大概是覺得,冠上「台灣」二字很有派頭吧),更提不出任何能夠服人的改路名理由。

但今天我想探討的事情,不只是「為什麼他們會想要有一條台灣大道」。我覺得,他們回溯台中市歷史、論述台中港路的重要性這件事情,我十分同意;我也贊同,現代城市去蓋一條有代表性的 main street,是去建立城市中的居民對這個城市的「認同」。而中港路,正是一條台中市裡與所有市民關係較深厚的道路,就如同何董所言,中港路是尋找台中市認同的「最大公約數」。

但必須注意的事情是:「認同」這東西,只有我們這些知識份子才會這樣想。常民會這樣談論「認同」嗎?一方面而言,他們真正有感情的事物,顯然是他們常用的路,他們才不甩台灣大道重不重要;另一方面,我甚至認為,台中地方意識的缺乏、公民意識的薄弱,正是台中人的「認同」缺乏共同的物質基礎的原因。

所以我認為,要談台灣大道改名,必須談如何「實踐」。如何藉由推廣(好吧我實在不喜歡這個詞彙)台灣大道的理念,讓台中各區域開始論述自己的故事、甚至是自己區域與台灣大道的關係(後者我其實也不贊同),事實上跟談「為什麼要改名為台灣大道」同等重要。

畢竟知識份子的語言與想法,到了地方上又是另一回事。而更重要的事情是,地方知識如何採集?地方認同如何建立?這更是需要行動者的努力。這不是街頭的社會運動,更像是陳板老師的村史運動。甚至會認為給出「台灣大道」作為凝聚「大台中認同」的答案稍嫌過早,這個關於「認同的物質基礎」的答案應該由公民社會來提出,否則,「改名」就只是改名,完全無助於共同體與公民社會的形成。

拉拉雜雜談了這麼多,台中市政府還是最應當被譴責的。這些關於「認同」的命題他都不管,直接的改名、透過不怎麼有代表性的沿線居民投票就通過,他們真的瞭解「為何要改名」嗎?這樣貿然改名,除了徒增市政府笑柄、耗費公帑外,基本上沒有太大意義。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得問:我們要如何形塑台中人的認同?而,我們又要如何促進台中市民社會的發展?這是因台灣大道而起的命題。﹝作者:蔡承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